1. 首页 > 龙头股票 >金属硅下游产品(硅料中下游)

金属硅下游产品(硅料中下游)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亚太转移,我国半导体产业正在融入全球产业链。 200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247.7亿美元,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消费电子、通信等。受电子制造转移、成本差异等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向亚太地区转移趋势明显。我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落后于先进国家,大陆企业大多位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环节。我国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产值增长较快,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2007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较大波动,但长期发展前景良好。半导体行业的硅循环很难消除。 2007年上半年,由于内存价格上涨等因素,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大幅下滑。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过剩库存的减少和资本支出的控制,半导体市场开始反弹。预计2008年,半导体产业增速将恢复到较高水平。长期来看,支撑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下游应用领域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更新并未停滞。产品更新与需求互动,推动半导体行业持续增长。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市场。我国半导体市场不仅受全球市场影响,也有自己的运行特点。我国半导体应用产业中,PC等传统领域仍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电子、数字电视、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处于快速增长期,3G通信等领域处于早期阶段的增长。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市场,是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06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也快速增长。封装测试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设计制造比重逐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相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系统地开展了标准制定和专利申请工作,有效保障了本土企业从设计、制造等中游分享内地快速增长的电子设备市场及上游产业链环节。分立器件和半导体材料产业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最大组成部分。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材料也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陆分立器件和半导体材料市场和产业也在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我国大陆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半导体材料制造企业定价能力较强,在保持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成长空间较大;封测企业整体形势良好;分立器件企业发展不平衡。全球半导体行业概况据WSTS统计,200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247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8.9%;产量5192亿只,比2005年增长14.0%;平均售价为0.477 美元,比2005 年下降4.5%。从全球范围来看,包括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在内的3C产业是半导体产品最大的应用领域,其次是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台湾地区是目前半导体产业领先的国家和地区。 2006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半导体公司全部分布在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 2005年,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据48%和23%的市场份额,合计71%。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韩国三星已位居全球第二;台积电(TSMC)2007年上半年营收大幅提升,排名迅速上升至第6位,成为2007年上半年唯一一家进入前20名的台湾企业。这从一个方面来说,这反映出台湾铸造业非常发达。中国市场概况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5800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486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7.8%,远高于全球市场8.9%的增速。我国市场已达到全球市场份额四分之一以上。在市场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半导体产业也在快速增长。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2006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355.6亿片,同比增长36.2%。实现收入1006.3亿元,同比增长43.3%。我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在全球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远高于全球整体水平的增速让我们看到希望。中国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与国际市场相似。 2006年,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占整个应用市场的88.5%,高于全球比例。汽车电子占1.3%的比重较2005年的1.1%有所上升,但仍显着低于全球市场的8.0%。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销量不断增长,国产化汽车电子占比逐渐增大。这说明在汽车电子等领域,我国集成电路应用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我国在国际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我国半导体市场进口率较高,80%以上的半导体器件依赖进口。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营收远小于国内市场规模。 2006年,国内IC市场规模达到5800亿,而同期国内IC产业收入为1006.3亿。我国多项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台式电脑、

,投资上游行业的公司,也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机。 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向工业化过渡的发展方向,使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上游”“下游”一类概念往往不限于工业生产,而是泛指各类原材料或半成品生产(包括农业在内)。 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的关系 在大行业类别里面,上游企业是相对下游企业而言的,指处于行业生产和业务的初始阶段的企业和厂家,这些厂家主要生产下游企业所必需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的厂商。下游企业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和改性处理,并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产品。 可以说,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下游企业生产制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各个行业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应该同甘共苦、互助互盈、共同生存发展。 实际上,上游与下游是现代化生产产业链中的相对概念,比起传统的农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划分,具有更细密更广泛的应用价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产业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断提高,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不可分。除了某些终端消费品(如某些家电)生产之外,绝大多数产业从一个角度看是上游产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下游产业。 在讨论循环经济等问题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中游产业”的概念。比如农业是粮食加工、纺织、家具工业等企业的上游产业,同时又是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的下游产业。纺织印染是化纤业的下游产业,同时又是服装加工的上游产业。那么,纺织印染则是介于化纤业和服装加工业之间的中游产业。 比如电脑销售. 微软是上游包括开发研制,而各地分销商以及批发零售者是中游(DELL很特殊,没有中游,直接销售),而直接接触用户的是下游. 还有另一种. 比如钢铁生产本身是中游,而采矿冶金是其上游,为其提供原料,汽车制造等属于下游,为其提供出路. 煤炭的下游行业是发电业。参考资料:

金属硅下游产品(硅料中下游)